【飛利浦AED除顫儀】三大技術逆襲生死無常發表時間:2021-07-05 16:49 心臟驟停是醫學上最危急的狀況之一,表現為心臟跳動突然停止,患者對影響無反響、無脈搏、無自主呼吸或僅有瀕死喘息等,如不能得到及時有用救治常致立刻逝世。 以人工呼吸、胸外按壓和體外電除顫為標志的現代心肺復蘇術(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,CPR)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,建立于60年代,至今有近60年,在國際上被廣泛認可并得以廣泛,每年挽救了不計其數名心臟驟?;颊叩纳?。 1947年 胸內除顫 1947年,美國的心外科Clauole Beek醫師在開胸手術中,運用特制的胸內除顫電極成功地使心室顫動康復為竇性節律,開創了人體電除顫醫治的先河。 1950年 心肺復蘇術——口對口通氣 1950年,彼得·沙法(Peter Safar,1924~2003)等閱讀了一位助產士用口對口通氣的方法復蘇新生兒的文獻,引發他對心肺復蘇技能的再思考。1958年,沙法等證明了Elam等提出的口對口通氣的有用性。沙法以為:在過去長達四個世紀的時間內,在偶然發現和不斷探究的基礎上,創建了現代心肺復蘇術。 1956年 國際第一臺體外除顫儀 1956年,德國醫師保羅制作了第一臺體外除顫儀,并利用體外除顫儀挽救了室顫性心臟驟?;颊叩纳?。但前期的除顫儀選用交流電除顫,對心肌損傷較大,并且運用范圍受到了約束。 1960年 心肺復蘇術——胸外按壓 1960年,Kouwenhoven等觀察到用力在胸外揉捏心臟可產生相當可觀的心血輸出量,足以保持生命所必需的血液循環。他們通過成功救治因麻醉劑引起心臟驟停的患者,提出胸外按壓對康復心臟驟停者的血液循環是有用的方法,被稱為心肺復蘇的里程碑。 1960年 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 同年,Safar在大洋城舉行的馬里蘭醫學會會議上,提出可將胸外按壓與口對口人工呼吸相結合??趯谌斯ず粑c胸外按壓的奇妙結合,對現代CPR的開展和構成具有極其重要的含義。 1962年 直流單相波除顫儀 1962年美國醫師勞恩致力于證明直流電或脈沖式電流比交流電更加穩定,和華盛頓大學的K William Edmark一同開發出了便攜式直流電除顫器,并第一次使得其院外運用成為了現實,并證明直流電除顫比交流電除顫更為安全和有用,自此成熟的直流電除顫器廣泛應用于臨床。 1966年 第一臺便攜式除顫儀 1966 年第一臺便攜式直流電除顫儀應運而生,可是重達140多斤,不過后來通過技能改善,重量大大減少。 1996年 第一臺雙相波AED 1992年,荷蘭皇家飛利浦公司五名創始人立志改變國際公共急救現狀,開始研制主動體外除顫器(AED)。 1996年,飛利浦研制的第一臺直流雙相波主動體外除顫器(AED)誕生,將專業除顫設計為體小質輕,可抵達任何地方;運用簡略,可供大多數通過培訓的人運用;低能量高電流快速有用除顫,為專業救援人員抵達爭取更多時間。 截止目前,飛利浦AED及服務廣泛全球,高達100多個國家。 心臟除顫器 從體內到體外,從交流電到直流電,從單相波到雙相波,從手動到主動, 挽救更多的生命! 深圳市惠仁科技有限公司(簡稱惠仁科技)是一家集產品設計,研發,生產,銷售,維修于一體的綜合醫用配件解決方案供應商,我們所涉及的產品類別包括血氧探頭、胎監探頭及打標器、心電導聯線、體溫探頭、血壓袖帶、除顫儀和電極片、血氧傳感器及連接線、高頻電刀筆與負極板、醫用連接器、模具制造、醫用數據線、醫用電源線、臨床試驗服務、手指血氧儀、輸液加壓袋以及吸球,肢夾,電池等。歡迎各界朋友蒞臨參觀、歡迎來電咨詢:18126529312 期待您的合作和支持! |